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4780766.html打造中国优秀茧丝绸供应链公共平台
NO.1|壹
今日(年4月21日,周二)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指数下跌2.83%报收于.56点。B丝(商检3A级生丝):(合同约定的交收日)下跌0.87万元报24.6万元,合约下跌1.11万元报25.23万元;B丝(商检4A级生丝):合约下跌1.14万元报收于27.69万元。
生丝指数日线
NO.2|贰
今日生丝盘面继续在疫情下的春茧生产态势和终端消费双重挤压下继续下挫,但从生丝指数技术面KDJ与MACD配合分析,超跌迹象明显。
根据广西区茧丝绸协会发布的调研:
最近,根据自治区茧丝办要求,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疫情下行业动态,协会会同广西蚕业总站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到环江、宜州和忻城等地进行调研,通过走访丝绸企业、蚕种场、蚕业合作社、小蚕共育室和养蚕大户,以及日常服务企业中了解到新冠疫情对广西茧丝绸产业的影响越发凸显。对蚕桑产业影响开始显现。随着我区第一批春茧于4月中旬在忻城、横县、那坡等地批量上市,收购价格为30~31元/kg,较去年底降幅达48%。疫情的影响已经传导到蚕桑产业,农民开始退订小蚕,小蚕共育户开始减少共育蚕种数量,蚕种场开始减少蚕种生产,预计上半年蚕种产量比去年同期降低20-30%,蚕农饲养蚕种比去年同期降20%左右。如收茧出现“白条”,对于以种桑养蚕为生的蚕农贫困户来说连买米的钱都成问题。丝绸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由于受疫情影响,美国、欧洲、印度等我国丝绸主销市场基本停止进口,国内绸缎企业也陆续减少或取消订单,3月20日后缫丝企业生丝销售基本停滞。据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监测数据,年1-3月厂丝生产量、销售量同比分别下降28%和33%,销售额同比下降31%。生丝库存压力大,业者普遍预计平均库存两个月产量左右,而且都是去年高价格蚕茧留下的库存。若按目前产量继续生产,部分企业将难以为继,目前我区缫丝企业被动采取轮休减产限产等方式开展自救。
广西茧丝绸协会
面对行业的困境,我们协会已多次向国家和自治区茧丝办反映行业困境并提出纾困相应措施:(一)建议尽快启动国家生丝储备,也要求自治区启动生丝储备机制,拨付专项资金收储生丝,保市场主体流动性,帮助茧丝加工企业维持生产运营;(二)建议政府部门协调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设立茧丝绸专项应急贷款机制,“复工贷”能真正落实落地惠及企业,重点加大对茧丝加工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贴息,确保茧丝加工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收购蚕农鲜茧,保障社会稳定;(三)建议自治区和市县各地政府整合扶贫资金,建立贫困地区蚕茧收购补贴专项资金,通过补贴缫丝企业贷款利息和直接补贴等方式,定向收购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蚕茧,保障种桑养蚕贫困户如期脱贫;(四)年内减免或缓缴茧丝加工企业税负和社保费用,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协会将继续反映行业诉求,争取政策支持。希望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利用轮休减产限产练好内功,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引导当地蚕农提高蚕茧质量,谋求企业长远发展。还是那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企业活下来才有机会。根据我们今日对宜州片区和柳城片区的蚕农和小蚕共育户随机调研,今年根据桑叶长势,一般第一批少养,第二批多养些(比如第一批是0.5张,第二批为0.75张;第一批是1张,第二批是1.5张),第一批由于天气较凉,蚕宝宝进食较慢,能自己采摘桑叶的就自己多花时间采摘,能省下外面雇人的人工钱,但后期随着天气变暖,多数要请工人采叶(根据行情和地段按照天算和斤算不等),这是一笔较大的人工费,加上买回来的三龄蚕种,再加上农药和蚕药等,不算上自己的人工在内,确实是较大的费用,压力明显。根据蚕农反映,由于茧子混装出售,有压价现象,这也是部分蚕农出现退订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也特别提醒蚕农最后上蔟时严把质量关,售茧时分类装茧,争取多得上茧价钱。根据小蚕共育户反映,今年第一批三龄蚕为每张元,第二批为元。蚕农一般拿下一批次三龄蚕的时间为这一批次的五龄第四天。目前有些农户正在春蚕五龄期条桑斜面育,受到目前茧价的影响,现在拿小蚕的进度变慢。有共育户说,不是一家,他周边的小蚕共育户都会剩,只是剩多剩少的问题。目前宜州区已经首批售茧的多数在正常饲养第二批,第二批蚕春开始陆续上蔟。近期温度下降,上蔟时间推迟。下图是今天在上蔟。在广西南部高品质茧的产地那坡县,今日处于第一批茧上市高峰,目前仍按照三个分级售茧价格上市,每市斤20元上茧价格居多。
在四川优质蚕茧产区之一的宜宾高县今年春蚕发种量共计6.1万张,种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高县是全国闻名的蚕茧之乡,是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承担县,现有桑园23万亩,蚕农近3万户10万人。为确保今年春蚕丰收,高县把各镇农技人员搬到“云”上,通过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