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脱贫故事废料循环出效益,桑蚕种养透商机 [复制链接]

1#

废料循环出效益,桑蚕种养透商机

——记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兰台村致富能人梁正志

梁正志说:

“麻鸭+野猪+桑蚕,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种植养殖,这就是我搞的循环经济。”

梁正志在喂养野猪

在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兰台村巴兰屯的一大片平平整整的桑园里见到梁正志时,他正在指导十几个妇女民工给今年年初才培育出来的小桑苗施放堆沤过的猪粪肥,他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只见他刚放下手中铁铲,又为别的事情在忙前忙后着,才把百十只麻鸭赶下清幽的朝里河,却又转身钻进皮卡车的驾驶室里,一脚油门,车辆装载着几麻袋的玉米籽,往山林里飞奔而去。在半山坡上,一排排猪栏掩映于树丛之中,一百多头大大小小野性十足的二代野猪,听见主人到来的声音,忙从树林里窜回猪舍,双脚直立着趴在齐人高的砖墙上长嘴乱拱,等待喂食......

麻鸭

梁正志整天都这样忙碌着,但他确实忙出了一些名堂。他告诉笔者,从年开始,他已创建了朝里连群养殖合作社,起初先是养本地麻鸭,后来再发展到养二代野猪,由于养殖项目都比较单一,几年下来都没赚到钱。为了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头脑灵活的梁正志通过到外地实地参观和取经学习,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绿色农业循环链:养二代野猪—利用猪粪种桑—桑叶养蚕、养麻鸭-桑枝种食用菌和做饲料喂猪。

种植桑苗

在梁正志的养猪场里,笔者看到他饲养的二代野猪虽然是放养,却也是圈住在林子里的一定范围内,喂食、排粪都在栏舍里有固定地方。在养殖合作社里他把二代野猪进行分类饲养,把肉猪分到大茅坪养猪场,能繁母猪放在近家的养猪场养殖便于管理。由于饲养环境好,肉野猪的销量一路看好,特别是去年临近过年时,熟悉的客户都是上门来整头买走,按照每斤猪水25元算,每头肉野猪可收入元左右,每年卖出肉猪近50头。能繁母猪也是周边养殖户的抢手货,曾有一头母猪卖得元。去年,光养二代野猪一项也有30多万元收益。

圈养在林子里的野猪

目前,梁正志养野猪已是欲罢不能了,他的桑园里需要大量的农家肥料要从野猪身上找,每天野猪排除的粪便不再是废料而是金钱,把猪粪堆放在池子里发酵,十多天后,猪粪即可用来给桑树施肥。桑园里,施放猪粪农家肥的桑树长得特别好,桑叶特别大。现在梁正志桑园里肥料钱不用开了,因为有猪粪代劳;入冬气温低不能养蚕茧时,树上的桑叶不会白白烂掉,因为桑叶可以喂猪、喂鸭;老去的桑枝不用砍来烧火了,因为可以用来种食用菌和做猪饲料。这些循环利用,不仅为他带来几十万元的增收,还有效地找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

梁正志在桑园里察看桑树

在以蚕桑为主导的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上,梁正志总是信心满满的。他一年雇请几十个人做工,其中大部分是贫困户,能解决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有的贫困户在他的带领下自家也发展了种蚕养桑产业,像陈可东、*秀珍、梁正文这几户贫困户,都得益于蚕桑的实惠于年脱贫出列了。梁正志作为兰台村委副主任,看到贫困户们一户户脱贫奔康,他也很有成就感。

桑园

年,梁正志把大部分时间都忙在那片面积40多亩的桑田里,他要打造凌云县目前最大的桑苗基地,他从浙江引进了多万株嫁接桑苗来培育,要确保到今年10月份出售和移栽桑苗,他还有很多细活要做。

长势良好的桑叶

“我要发展循环产业,我要做有机农业,我要在全县成为一名蚕桑种植大户。”这不只是梁正志的一个口号,尝到了种植与养殖结合甜头的他,已找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出效益的窍门,从桑蚕种养中捕捉到了无限商机,相信他在不久的时日里,一定能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致富新路。

图文:祝明贵

编辑:谢永翠

监制:罗希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