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珍爱蚕儿生命,远离阿维菌素 [复制链接]

1#

阿维菌素是一种比较广谱的农药,自从甲胺磷农药退市后,阿维菌素成为市场上较为主流的农药,阿维菌素以其优良的性价比,一直深受种植户喜欢,阿维菌素不仅是杀虫剂,还是杀螨剂、杀线虫药剂。

阿维菌素作用方式、特点

触杀,胃毒,渗透力强。它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它不杀卵。阿维菌素是由灰色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类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通过作用昆虫神经元突触或神经肌肉突触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刺激GABA释放,从而干扰正常的神经活动,造成昆虫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

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但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对根节线虫作用明显。由于阿维菌素具有高效、广谱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

对鳞翅目害虫效果优异

阿维菌素在鳞翅目害虫小菜蛾上登记较多,偶尔也看到登记在水稻稻纵卷叶螟上,目前阿维菌素在水稻上主要用来打卷叶螟,由于使用时间较长,一般阿维菌素还会复配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来防治卷叶螟。这几年,水稻市场又出现了用高剂量阿维菌素来打抗性二化螟,在复配其他药剂情况下,效果还不错,阿维菌素在蔬菜小菜蛾上使用较少了,主要是抗性太大。

防治螨类效果不错

阿维菌素对于柑橘红蜘蛛和其他果树红蜘蛛等螨类效果都不错,经常与螺螨酯、乙螨唑等复配来防治螨类害虫,阿维菌素具有强大渗透能力,在防治螨类上还是有一定市场。

可以用来杀灭根结线虫

阿维菌素用来防治土壤根结线虫效果也不错,一般是以颗粒剂形式,有些登记证是阿维菌素和噻唑膦复配。目前根结线虫市场较大,阿维菌素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

但是,阿维菌素对桑蚕养殖户来说简直闻风丧胆,因为阿维菌素对家蚕、蜜蜂和鱼等是高毒。家蚕是经过长期驯化的鳞翅目经济昆虫,对农药十分敏感,抗药性远小于野外生存的害虫。在蚕区农林害虫的化学防治过程中,农药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触杀、胃毒、熏蒸等多种途径造成家蚕中毒。家蚕对阿维菌素敏感性极强,蚕区时有该农药中毒引起蚕茧产量下降的事件发生。据报道,年春蚕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的南梅、建林、镇西、宝华等7个村由于受某农药厂生产“阿维菌素”农药的影响,发生了较大面积的蚕儿中毒事故。

阿维菌素属于抗生素类杀虫剂,这是一类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生物农药,具有广谱、高效、持效期长和害虫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对害虫有胃毒和触杀作用。除了阿维菌素、还有甲氨基阿维菌素、多杀霉素等,常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烟草、多种园林植物上的蛾虫以及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害虫。根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属于高毒杀虫剂。对家蚕有极强的毒性,桑叶喷药后40天还有明显毒杀蚕作用。

家蚕阿维菌素中毒后呈麻痹假死状,多数侧倒,头部伸出,头尾向背略弯,腹足稍后倾,尾部背面有缩皱,吐液较少,部分排连珠粪,蚕体极度软化,数天后死亡。小蚕中毒后头尾向背弯曲明显,呈“U”字形。

家蚕甲氨基阿维菌素中毒后头胸抬起摇摆,头尾向背弯曲,部分扭曲翻滚,略有乱爬,吐液较多,少量脱肛。临死前部分蚕嘴、足和身体微动不停。死后侧倒或向上,头部伸出。小蚕中毒后胸部略膨大,身体扭曲,排连珠粪,死后侧倒,头尾向背或向腹弯曲。与阿维菌素相比,毒性大、死亡快。

部分图片来自《家蚕农药中毒图谱》中国农业出版社,.

根据《家蚕受“阿维菌素”农药中毒后的恢复性饲养试验初报》(发表于《蚕桑通报》,,38(4):22-23),通过对少量“阿维菌素”农药中毒蚕的恢复性饲养,体会有以下几点:

除了对“阿维菌素”农药中毒蚕进行恢复性饲养之外,也要对污染源及大环境进行调查处理。小编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

查清农药污染源,如是桑园周边作物打药污染的,尽量弄清打药时间和范围。一旦确认阿维菌素中毒的,被污染桑叶基本上不能使用。若必须要用,也应尽量推迟使用时间。

了解农药污染期间的气象情况,预先了解雨水及风向对污染面积的影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养蚕前事先同周边作物农户打招呼,尽量避免养蚕期间使用针对鳞翅目昆虫的农药。

桑叶饲喂之前要进行生物试验,采取叶片中下部三眼叶,尤其种植位置靠边桑树。

农药使用前请一定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第2项清楚写明:本品对蜜蜂、家蚕、鱼类等生物毒性较大,使用时请保护。不可污染池塘等水域,不可污染蜜源植物,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施药器械不可在河塘等水域清洗。

文献参考阅读

热情于农业和教育事业的小博一枚。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