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rczy/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陶御风研究员
防止服汤药呕吐的办法有哪些?
常言道“良药苦口”,中医汤药大都有点苦涩,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特别是一些年轻朋友们,另外还有就是从未服过中药汤剂的人容易引起呕吐,遇到这类患者,作为医生或者家人可采用以下预防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喝下汤药才能发挥药效,实现药到病除。
其一,凡处方中有带绒毛的药物(如枇杷叶、旋复花)或含杂质较多的药物(如晚蚕沙、灶心土),必须遵医嘱将其用纱布袋包扎后,再与其他药物一起煎煮;同时在取药汁时,要滤净药液中的杂质,以免刺激咽喉和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
其二,对服药易吐的病人,药液冷热要适当,不要过烫;服时不宜过快,更不要憋住气“一口闷”。不妨先小口试服,若无吐意,再喝第二小口,第三小口,直至慢慢饮完。
其三,服汤药前,可先服鲜生姜汁少许,或滴生姜汁数滴于舌上,再服药汁;也可在药液内加生姜汁一小匙,都有很好的止呕效果。
其四,服汤药时,由旁人按揉患者两侧的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也可防治呕吐。
其五,服药时取一条毛巾,用50℃左右温水湿透拧干后围于颈项,亦有效。
其六,服药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两脚涌泉穴(在脚底正中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此法是当代名医蒲辅周介绍的经验,也可一试。
怎样喂小儿服汤药?
小儿服汤药量应随年龄而异
新生儿每天40~50毫升,1岁以下乳婴儿60~80毫升,1~7岁幼儿~毫升,均可分几次服。7岁以上儿童服药量可与成人相仿或略少,约~毫升,分两次服。新生儿服汤药,其药液可适当用水稀释。一般将药汁放在奶瓶中,让患儿自己吮吸。新生儿味觉尚未完全形成,故对中药苦味不堪抗拒。用奶瓶喂药,须防吞入空气。喂药后当竖抱小儿并轻轻拍击其背部,令空气从胃内排出。对吮吸力不足患儿,可用鱼肝油滴管慢慢滴入,或用消毒棉花蘸饱药汁,挤药汁滴口中,但要注意挤滴工具和操作者手指的洁净。
给乳幼儿服汤药特别要注意方法
因这一阶段的幼儿味觉已很灵敏,常本能地拒绝苦味药,往往入口即吐。喂时可先在药液中放入少量冰糖,以减轻药液苦味。也可吃几口药,喂少许甜食,再慢慢喂,这样可避免呕吐。若幼儿不合作,则须固定其头手,用小匙将药液放到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如患儿仍不肯咽下,则可用拇指和食指轻捏其两颊,使之吞咽。但切忌捏鼻强灌,以防药液呛入气管。至于喂年龄稍大的幼童服中药,则尽可能通过耐心劝说、诱导,使其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在劝说无效情况下,如必须服药,亦可采取上述被动喂药法。
上面的方法您掌握了吗?觉得好赶快分享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