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悟人世、正类春蚕。吟着宋·辛弃疾的《贺新郎》,谭儒与著名音乐人百川走进了浙江海宁周王庙镇云龙村云龙蝶园。
园内各式各样的装置堪称艺术大全:靠近小河一排整齐的烧烤设备,巨大的钢铁组装的大象矗立小山坡上,山上透亮的玻璃咖啡屋现代而文雅,报废的汽车装上楼梯成了“公厕”,废旧钢筋、铁板焊接成的飞马、机器人、大鸟笼等等艺术品独特而个性……。
百川告诉谭儒,云龙蝶园被称为“隐藏的装置艺术园”,是艺术家、设计师的创意家园,身临其境,创作源泉滚滚。
美丽的园主华宝娟女士热情地接待了谭儒一行,并亲自到园内的水渠里用地笼捞起了一盆大龙虾,亲自下厨,烹制了一盘武汉特色的香辣大龙虾。丰盛的午餐让谭儒一行大饱口福。
云龙蝶园设计师兼园长周老师长发披肩,满身艺术气,一看就是很有调性的艺术家,他大师级的创作之梦畅想了艺术的远景,洒脱出新现代主义的豪迈。
正在畅想云龙蝶园,一位高挑、精干、时尚帅气的汉子走进了谭儒的视野,华宝娟女士介绍说,他是云龙村党委范卫福书记。
范卫福书记没有陌生感,如同遇见老友般积极地推广起蚕乡留存着悠久蚕桑文化习俗,还特意邀请:“新农村改造后,蚕乡焕发出崭新的蚕桑文化风貌,有时间吗?可以去我们的云龙蚕俗文化园观看一下”。
“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跟随着范卫福书记,谭儒一行走进云龙蚕俗文化园,参观云龙蚕桑记忆馆、生态体验馆、智能养蚕室等场所。
在云龙蚕桑记忆馆,谭儒看见一面蚕字文化墙,墙上有24个不同字体的蚕。蚕字分为“上天下虫”。天:代表自然与神;虫:便是昆虫。
原来,云龙村是金龙降落的地方,是一个传统的桑蚕村,从解放前广种薄收的荒地,到七十年代全国闻名的蚕桑村,再到如今着力打造的传统文化村。70年来,靠着种桑养蚕,云龙村实现了村强民富。上世纪70-80年代,云龙村曾因蚕茧的高产而成为全国“农业先进”的典型,三次受到国务院嘉奖。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龙村位于钱塘江边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据范卫福书记介绍,云龙村总人口人。村民自古就种桑养蚕,近年来,云龙村发挥自身特色,将蚕桑文化融入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当中,将整个村子打造成了一个集蚕桑生产示范、蚕桑文化体验、蚕桑民俗展示、蚕桑非遗传承于一体的蚕桑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区。
在范卫福书记的引领下,谭儒一行观看了云龙蚕俗文化园观宣传录像,看到了云龙村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录像,看见了祭蚕神、剥丝棉、缫土丝、织布、裹蚕讯粽、编蚕网、唱马鸣王等蚕事劳作和民俗表演,还参观生态体验馆、智能养蚕室等,感受到了云龙村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到一排摆放奖杯的地方,范卫福书记拿出了一块金灿灿的奖杯告诉谭儒,这是我们近日在海宁市乡村振兴办主办的乡村振兴(美丽经济)之经营村庄主题擂台赛获得的擂主奖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通道,需要通过“经营村庄”来打通。我们村正努力打造一个蚕桑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区,逐步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蚕桑记忆·研学海宁”。范卫福书记指着刚刚建好的沙盘告诉谭儒,云龙村还是小学生研学基地,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桑蚕文化的神奇魅力。近日,村里将举办蚕俗文化旅游节,届时,缫土丝、拉棉兜、织土布、翻丝绵被,传统的蚕桑生产技艺在这里重现,吃蚕饭、裹“蚕讯粽”、蚕神祭祀、演蚕花戏,云龙丝绸围巾、彩色蚕茧挂件、桑叶茶、蚕丝被等特色商品将在此展现。
走出云龙村智慧图书馆,谭儒写下了四句小诗:金蚕鸣初夏,云龙飞苍穹,两山翠钱塘,乡村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