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门诊的患儿只增不减,特别是咳嗽的娃,反反复复,吃药好转,但没过多久,又开始咳。
其实,我觉得很多孩子之所以咳嗽反反复复,多是家长没有做好对应的养护工作。
今天,我通过分享一则医案,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养护咳嗽孩子。
门诊医案
小橘子,6岁女童,月初因感冒导致咳嗽,用过一段时间止咳药,本来以为要好了,但停药两天后,又重新开始咳嗽,于是便寻求中医调理治疗。
初诊时,
孩子妈妈表示孩子之所以总是咳嗽,是因为经常觉得喉咙痒,不过咳痰不是很多,有时候能咳出来,痰的颜色白,性质黏。
舌诊见孩子舌苔薄黄,脉细,舌尖红,咽部扁桃体较红,有些许滤泡。
辨证后,给孩子开出一方:
荆芥、防风、甘草、桔梗、钩藤、薄荷、紫菀、黄芩、款冬花、陈皮、枳壳、僵蚕、蝉蜕
因为孩子是典型的风邪犯肺导致的咳嗽,所以方子就应该帮孩子固气的同时,还要做到驱邪,这样肺气才能得到宣降。
服用一周后,家长跟我反馈孩子已经不再会觉得咽痒咳嗽了,大赞此方胜过众多止咳药。
这个方子主要是通过三步,帮孩子消灭咳嗽的:
第一步、止咳化痰
款冬花、紫菀用于治疗咳嗽、痰多,两味药合用,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针对孩子的痰液黏,我用薄荷清利咽喉,钩藤质清热解痉。薄荷的广谱抗菌抑菌,能稀释痰液,有改善气道通畅的作用。
第二步、祛余邪调卫气
方中荆芥、防风用以透邪祛风。桔梗用以宣降肺气,甘草调和药性。僵蚕祛风化痰,与蝉蜕合用辛凉透邪。
这就好比大风天,给孩子披上了一件防风服,把孩子卫气调动起来,不再让其他邪气侵入孩子体内,同时又驱赶孩子体内残余的邪气。
所以第二步,便是这一良方的调理要点。
第三步、健脾胃
枳壳性寒,陈皮性温,一定程度上克服温燥伤阴之弊端。孩子咳嗽这段时间胃口不好,导致脾胃气滞,小肚子涨涨的,这两位药就能协助调理。
这样一来,不仅给孩子止咳化痰的目的达到了,还顺利调整了肺气宣降,脾胃也好了,孩子身体好,自然邪气也就不敢嚣张!
这便是我20多年来,临床工作经验之谈,这个方子我用了这么多年来,屡试屡验。
每个孩子的症状不同,此方还需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加减药材。
同理,要是孩子对中药味道抵触,我也会根据孩子情况,用一些味道没那么浓,药效又好的中药,保证口感的同时,更会确保药效。
实在无法接受中药的娃,外用健脾贴也能充当健脾作用,协助孩子调理脾胃,将脾胃健运起来,抵抗力强了,就不那么容易生病感冒。
临床工作这些年来,我看过无数咳嗽患儿,如果您家孩子目前也有咳嗽困扰,不要慌张,也不要盲目用药。
可以跟我聊聊孩子近期情况,我会竭我所能,帮助每一位孩子。
注:本医案仅供学习参考,如需用药请咨询专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