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快钱赚习惯,人就不愿意去赚慢钱了。这不是某一个人问题,而是人性问题。毕竟,有赚快钱的渠道。谁愿意一点一点的慢慢积累呢?然而,赚快钱有一个后果,那就是自己的路会越走越窄。其实,很容易理解的是,任何一个人或一个企业都不能靠一招吃一辈子的红利,迟早会出现衰败。而那些过去靠“笨”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铺路的企业,现在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最终能成为行业领头羊企业。提起国内知名保暖服装品牌,很多中国消费者会想到南极人、恒源祥、三枪、鄂尔多斯等品牌。这些品牌背后的企业也是行业的代表。尤其是十多年前,南极人曾经是中国大陆最热销内衣品牌,也是行业的领军人物。然而,到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人对南极人的品牌管理提出了质疑。上个月,《人民日报》转载了中国新闻网发布的《万物皆可“南极人?交钱拿授权这种玩法能挺多久》间接表达了对南极人的这种卖“吊牌”的模式的担忧。去年年底,《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将南极人推到风口浪尖:据报道,南极人国内著名企业已经停止生产任何产品,原工厂也已停产。今天的南极人只卖自家的吊牌。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销售“南极人”的产品,只需支付足够的钱就可以获得总部的授权。此外,交易完成后,南极人还将提供广告位等,如有关部门询问,总部将配合提供证明,避免处罚。可以说这项“服务”做得非常妥善。而还远远不止这些,据媒体报道,南极人多年来已转型为“南极电商”,半年内通过授权“卖标签”获得16.34亿元的收入。在今天的市场上,不仅有“南极人保暖内衣”,甚至还有“南极人纸尿裤”、“南极人洗脚盆”种类繁琐,可以说“南极人”品牌已经“涉及”了人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但不管是什么,它们都不再是“原来的”南极人。甚至可以说,只有吊牌才是“真的”。对此,绝大多数消费者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保暖内衣产业的现状不止于此:据媒体报道,南极人、恒源祥、北极绒、俞兆林这四大国内知名品牌,早已放弃生产线,不折不扣地成为“吊牌商人”。特别是南极人,有家授权经销商和家授权商店,而消费者在购买时仍处于蒙在鼓里的状态。曾有网友算过这样一笔账。某服装企业生产的牛仔裤,在自己的旗舰店两件卖79元。不过,挂上南极人的标签后,在南极人专卖店内两件的价格是元。除了8元的标准费,中间净赚了30多元的利润。张玉祥曾坦言,走上商标授权之路的南极人是模仿了另一个服装巨头恒源祥的做法。早在年,恒源祥就开始探索“联合体模式”,利用商标与工厂合作。对方使用恒源祥的品牌商标,利润分成给恒源祥一半,截至年,恒源祥已开发近家特许加盟工厂,营业额3亿元,其中2.66亿元来自商标使用费,占比高达89%。年,南极人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事实上,这种“挂牌”模式并不新鲜,拥有自己的“挂牌”工厂是大品牌公开的秘密。在“挂牌”业务中,最重要的是“品牌”。如果你想保留自己的品牌声誉,关键是对质量的控制。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许多特色商品。然而,多年来,许多中国企业似乎都面临着“品牌战”:许多品牌伴随着社会进步的红利迅速崛起,并在几年内达到顶峰;然而,此后的发展往往脱离了初衷,忘记了“以质量为本、以消费者为本”的信条,最终盲目追求利益导致产品的“扭曲”。正因为如此,当消费者偶然看到“老店”时,会感到更加亲切。据媒体报道,近几年来,南极人先后数十多次被国家质监部门和地方消费者协会列入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衣、童装、冲锋衣到卷发棒等等,都曾被列入不合格产品黑名单。其中5次是原国家质检总局和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的全国性检查。7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对北京市场销售的儿童服饰的抽查结果。其中,印有“南极人”商标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套装和婴儿内衣不合格。商标经南极人(上海)有限公司授权,生产厂家为丹阳昊琪服饰有限公司。“国货驰名商标这种做法等于自砸招牌,饮鸠止渴,难以长久。”宋庆辉认为,在国外大品牌的攻击下,中国品牌的唯一出路就是依靠创新,用良好的口碑征服消费者。品牌价值需要由授权双方共同维护。否则,南极人只能是透支品牌价值,导致口碑和产品质量下降。毕竟树立一个品牌很难!而想毁掉一个品牌却很容易!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