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隋唐时期,养蚕是当时女子分内之事,蚕妇具 [复制链接]

1#

饲蚕。采桑之后,则是饲蚕。从时间上看,养蚕之季也是农忙时节,农夫没法分身于养蚕事宜,因此养蚕成为女子分内之事,这是一种合理的分工。

《隋书食货志》记载:“每岁春月,各依乡土早晚,课人农桑。……桑蚕之月,妇女十五已上,皆营蚕桑。”更有施肩吾诗曰:“路逢邻妇遥相问,小小如今学养蚕。”可见,隋唐女性年十五,甚至更小,便要学习养蚕。

至于养蚕技术,魏晋时期已相当成熟,至唐代更是如此。具体如何养蚕?整治好蚕室,备好养蚕器具,即可以箔置蚕,以桑叶或柘叶饲之。

当蚕老欲作茧时,应准备好以苇或蒿、竹等札成的“簇”来承蚕作茧。这里写的是因为没有来得及扎蒿作簇,蚕己经在箔边完成了作茧的任务。除了注意及时扎草,由于蚕茧的数量和大小决定了最终成丝的品相和重量,因此养蚕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保持桑叶的供给。诸如此类,都是蚕妇需要注意的。

官营纺织。采完桑,饲完蚕,等到蚕茧结出,即可开始缥丝织布。伴随着唐代经济的发展和丝路贸易的展开,唐代丝织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末苏拯有“一妇不织天下寒,,之句,可见劳动妇女在其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

对于缥丝织布具体的操作层面,科技史的学者己有更为科学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