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突厥语国家组织土耳其主导野心勃勃,势力逼 [复制链接]

1#

一、由来已久的野心

年11月1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市,举行了突厥语国家组织领导人峰会。

这次峰会正式将突厥语委员会改名为突厥语国家组织,并签署了一系列战略文件。

如今这个组织的联盟范围已经直逼中国国境,且纵观这个组织的发展,他们并不是在小打小闹,而是有着十足的政治野心。

那么“突厥国家组织”的发展壮大,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和挑战?

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虽然年才宣布正式成立,但成立突厥国家之间的联盟,是土耳其心心念念已久的事情。

早在19世纪中后期,突厥语民族为了对抗西方殖民的征服,产生了泛突厥主义思想。这也注定了泛突厥主义从起源之初,就是一种国际政治现象。

年,兹亚·乔加勒普在他的著作《突厥主义原理》中明确提出了地缘政治的构想。

按照他的构想,泛突厥主义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在土耳其国内确立突厥主义意识形态,限制伊斯兰教对社会和政权的影响。

第二步,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泛突厥主义,最低实现三个突厥语族国家的联合。

第三步,包括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内的所有的突厥语族,成立一个“图兰联邦”。

如今看来,突厥语国家组织确实是在按照这一构想不断发展着。

年,土耳其民族运动党就首次明确表达了服膺泛突厥主义的思想。

冷战开始以后,土耳其加入了北约成员国组织,此时的西方为了对抗苏联,就不断支持泛突厥主义,通过各种方式对中亚和高加索地区进行渗透。

年,苏联解体,对抗泛突厥主义的堡垒消失,土耳其的雄心也迅速膨胀起来,迅速与新建立的五个突厥语族国家建立密切关系,并且试图充当突厥语国家的领头羊。

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亚国家因为看到土耳其经济实力的不足,纷纷改变了外交方针,泛突厥主义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期。

年以来,土耳其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并且开始谋求加入欧盟,没想到迟迟不被接纳。

多年来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却始终不能被平等对待,土耳其开始失望和怨愤。

为了增加和西方外交的筹码,也为了利用自己横跨欧亚大陆的优越位置,使东西方都增加对本国的依赖,土耳其决定,重新开始拓展东方。

年,埃尔多安及其所属的“正义发展党”在土耳其再度执政,“新奥斯曼主义”开始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土耳其帝国时代的记忆被重新唤醒,泛突厥主义也因此重新获得了动力。

二、新兴政治力量的形成

一方面出于语言、文化的亲缘性,另一方面,为了获得土耳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中亚国家也积极响应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

年,土耳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领导人,在阿塞拜疆签署了成立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的协定。

该委员会不仅设置了完整的合作机制,还设置了突厥世界研究中心、突厥科学院、突厥图书馆、突厥博物馆等等文化机构,进一步增强了突厥语国家之间的文化认同。

这一切也帮助土耳其在推进中亚政策方面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在中亚不仅以经济文化为依托,甚至开始向政治领域稳步渗透。

土耳其与中亚各国合办了众多的高级中学以及大学,其学生多来自于公检法机关官员、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家庭。

这些学校除了教授阿拉伯语、英语、土耳其语,还对当地青少年灌输泛突厥主义思想,宗教激进主义思想等。

土耳其还加强了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土耳其不仅为中亚国家提供军事援助、武器装备,还希望中亚各国的军人能够赴土耳其进行培训。

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中亚的稳定,还能在军界培养对土耳其有好感的人士。

中亚国家为了实现本国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纷纷支持土耳其在中亚推行的泛突厥主义运动政策。

尤其是哈萨克斯坦,更是担当起了泛突厥主义运动在中亚的重要支柱。

一直以来,哈萨克斯坦为了保证区域内的稳定,不断地在寻找区域外的大国力量支持,比如积极与俄罗斯保持稳定的政治经济关系。

但是俄罗斯在中亚地区投入的资源和力量无法完全应对中亚地区的局势变化,没有满足哈萨克斯坦的需求,所以,哈萨克斯坦开始打起了另外的主意。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曾经多次发表过热情洋溢的泛突厥主义言论。年,他在一个论坛上讲到,是所有突厥人团起来的时候了。如果所有突厥人团结起来,那么将会成为世界上非常有效的力量。

年,他还提出了“突厥国家组织”的提议。

埃尔多安也想成为“突厥国家”的领袖,所以一直以来也在酝酿着成立更为正式的组织或者联盟。

于是,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更名为“突厥国家组织”。

突厥语国家组织除了原有成员国以外,还接纳了土库曼斯坦、匈牙利以观察国身份加入该组织。

土库曼斯坦此前从来没有加入过任何国际组织,此次以观察国身份加入突厥国家组织,对于土库曼斯坦以及突厥国家组织而言,都是十分不寻常的。

突厥语国家组织的发展,标志着其已经成为一支新兴的地缘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参与到地缘政治格局的塑造当中。

对于这股新兴的政治力量,我国则不得不警惕。

三、中国的挑战及应对

泛突厥主义的发展,在历史上就严重威胁过中国的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西北边陲的稳定。

由于语言、习俗等诸多因素,土耳其一直以来就和我国新疆地区,保持着非常密切的经贸往来和民间交流联系。

近代以来,随着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思潮成为奥斯曼帝国上层利用的工具,“双泛”思想开始在新疆蔓延,构成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源头。

20世纪30和40年代,两次民族分裂运动,都具有泛突厥主义的背景。

泛突厥主义的渗透,导致了中国突厥语族群的国族认同可能被弱化、被扭曲甚至被蚕食。

一旦民众的族群认同超越了对国家的感情,那么中国新疆的民族和谐、社会政治稳定也会遭遇挑战和威胁。

如今突厥语国家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且其势力范围直逼我国边境,我国自然要对其加以警惕。

另一方面,突厥语国家组织的成立,也预示着突厥国家之间的一体化进程在显著提高。

这也代表着,该组织会与俄罗斯及其主导的集安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美国主导的北约等多方势力形成竞争关系。

对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该组织也成为了潜在的挑战。

且作为该组织的老大土耳其,本就是北约成员国,谁也无法保证他日后是否会成为美国针对中国的工具。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该组织的影响力想要发展到上合组织、海合会等组织的程度,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该组织的成员国之间,经济互补性并不强,很难成为独立的区域地缘政治力量。

其次,该组织内各个国家的实力均有限,即使是领头羊土耳其,也只是一个中等大国,想要带动其他国家发展并不容易。

此外,组织内部的哈萨克斯坦一直想要跟土耳其竞争老大,其他国家对土耳其也有不同程度的疑虑,所以他们在愿景中提出的团结一致并不容易实现。

最后,该组织周边的大国对其的疑虑甚至反对,以及西方国家的冷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其发挥作用。

总之,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在认真观察其未来发展及其走向的基础上,随时做好应对措施,保护好本国利益,就足以了。

编辑:浮生

责编: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