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通常指血压超过规定标准,如果血压大于/mmhg属于高血压或者舒张压大于90/mmhg也属于高血压。如果两者都高,更加确诊为高血压。
当收缩压高或者舒张压高,这种情况叫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或单纯舒张性高血压,也属于高血压的范畴,危害和普通高血压一样。
最新研究:每天8.8g低钠盐,可显著减少脑卒中和过早死亡风险
大部分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低钠盐确实有利,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教授早前的研究发现,低钠盐可减少每年中国万人的死亡,明显降低心血管和早亡风险。
这项研究有了更加具体的发现,通过收集基线和随访期间24小时尿液样本进行分析,普通盐组合使用低钠盐组的24小时尿钾排泄量差异,发现心血管的获益来自于每天使用8.8克低钠盐。
武阳丰教授教授认为每人每天8.8g低钠盐,是一个安全且有价值的目标,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饮食环境中都非常容易达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最佳,而我国北方地区人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已经达到1.4克,农村地区更是高达16.5克,远远超出了膳食指南。
但如果你在生活中吃的是低钠盐,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所以国家提出“限盐行动”,低钠盐产生纤维的分子为氯离子,因此低钠盐具有减钠补钾而保持鲜味的优点,同时低钠盐可以调整人体钠钾平衡,帮助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高血压的发生本身就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系,并不是食盐所能决定的。既然在食盐方面已经选择了低钠盐,那么在生活中有些调味品同样会促使血压升高,希望您能尽早调整。
为何高血压越来越多?医生劝告:与盐无关,6种调味品,尽量少吃
——味精
吃味精也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主要与食用味精的量,以及食用时间有关系。如果平时使用时间长、量大,就可以造成高血压。
由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成分中含有钠离子,高血压发病原因之一,就是有钠盐摄入过多的原因。如果平时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发病的危险性就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生活中每增加1g钠盐,可能会造成ml水在体内储留,这样就增加了血容量,造成血压升高。
——鸡精
吃鸡精的时候,如果吃得过多也可能会造成血压的升高,因为鸡精的成分是从谷氨酸钠发展来的,具有增味和助消化的作用。
但是鸡精当中是含有钠离子的成分的,当钠盐摄入过多时,则会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或者血压会急剧的升高。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当摄入过多的鸡精时,也会引起血压的增高。
这个时候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我们应该限盐饮食,将钠离子控制在每天g以内,这样对于患者的血压控制是有很大帮助的。
——豆瓣酱
豆瓣酱是不少菜肴的灵魂伴侣,回锅肉、麻婆豆腐等都少不了“豆瓣酱”。但豆瓣酱是由蚕豆瓣和辣椒胚混合发酵而成,为了防止发酵变质,需要大量的盐腌制。
根据检测标准,豆瓣酱食盐含量为15%~22%,若每餐食用20克豆瓣酱,食盐摄入量就达到4克,更容易导致血压受到一定影响。
——酱油
一般一勺酱油约15克,就含有0毫克的钠,相当于2克食用盐量,含盐量不可忽视,日常调味也要注意。
吃酱油多了能够引起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因为酱油当中含有丰富的钠,而钠能够引起钠水潴留,当体内液体量增多时会引起血压增高,如果酱油吃得过多引起钠水潴留,会造成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
酱油容易引起肾功能的障碍,造成水肿等表现,因为酱油当中的钠同样需要经过肾脏的排泄,如果钠过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同时引起钠水潴留也会引起肾脏的负担,如果酱油吃得多会引起肾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
——蚝油
蚝油中的盐含量也相当高。许多人在他们做的每一道菜里放一大勺蚝油。此外,他们添加额外的调味品,如盐和酱油。
因此,一碗蔬菜中的盐含量相对较高。长期食用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导致盐摄入量过多和血压升高。
蚝油,其中所含有的添加剂相对是比较高的,建议大家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当然如果是凉拌菜等还是不要放入蚝油比较好。
——豆腐乳
豆腐乳是传统食品,其成分盐较多,而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机制重要环节是盐摄入过多,以及血容量过多。高血压有各种发病机制,几乎每个高血压患者均存在盐摄入量过多的情况。高血压患者吃盐越多、血压越高,血压越难控制。
严格控制食盐摄入后,血压相对会下降,容易通过其他药物达标。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低盐、低脂、低热量摄入。
腐乳属于高盐食物,可偶尔进食,如果食用过量,则钠摄入量超标。对于中国人的食盐摄入,建议每天不超过6g,对于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盐摄入至少6g,甚至在g左右。
需要经常测血压吗?
对于高血压患者经常测量血压非常必要,了解血压水平的变化,需要患者经常测量血压,经常测量血压对于患者自我了解病情为医生提供详细的病情资料,医院测量血压时,由于精神紧张而造成测量结果误差,真实反应患者的血压变化。
测量血压并非随意而为,需要讲求正确的方法,对于不了解自己血压变化规律的患者来说,应做到每天在清晨起床时,以及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临睡前等几个时间测量血压;
也可连续三天测量清晨起床,晚上临睡前的血压,每次测量时连续测量两次,两次间隔几分钟即可,测量时将两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即为当次的血压值,在经过多次测量后,患者一般就能发现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及每日的血压高峰时间。
延伸——高血压怎么才能降下来?
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的方法,可以分为药物和生活方面的调整。高血压怎样降下来,首先要明确患者的高血压是继发性还是原发性,其次再进行治疗。
一、继发性高血压
如果患者是继发性高血压,即脑部肿瘤、肾上腺肿瘤,或肾脏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建议患者先去治疗继发性因素,才可以有效控制血压。
二、原发性高血压
1、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是原发性高血压,医院检查肝肾功能,全面评估适合哪一种降压药物治疗。因为降压药物的种类较多,效果因人而异,所以患者适合哪一种降压药物,适合哪一套降压方案,一般要去心血管专科门诊去看、去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会给出比较适合的降压方案;
2、调整生活:高血压患者要低盐、低脂饮食,不要吃油炸的食物,不要吃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的食物。高血压患者要避免吃腌菜、腊肉、腊鱼、腊香肠等高钠、含高盐的食物。高血压患者平常还要保持比较平稳的心态,规律的生活起居,适当的有氧运动,都属于生活方面的调整,也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
、动态监测血压:在平常患者还要动态监测血压,早、中、晚、睡前都要监测血压,早上起床时、下午都要量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