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球分苹果中国能咬到多大一口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吃辣吗

“全球分苹果”:中国能咬到多大一口?


iPhone,这是一款神器,引无数果粉为之折腰换肾。2014年10月底,iPhone6刚刚在中国大陆开售,央视财经就发出了微博指责了苹果的暴利:“一边是苹果公布第四财季营收为 421.23 亿美元,一边是消息爆出中国内地被炒到几万元的 iPhone 6 实际成本仅 1227 元。且业界还传出,富士康生产一部只赚 25 元,苹果利润率高达 70%。”苹果公司咬掉的那一口苹果,究竟有多大?仅就iPhone这款产品来说,确实如前央视财经所引,苹果公司分到的那块占到了75%;而中国装配线上的半百万工人们仅仅分得了2%,就连日本和韩国也仅仅分到了可怜的7%……可见,苹果公司真的很暴利啊!央视财经的批评似乎也是对的。不过,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九哥忍不住怀疑一下:真的是这样吗?一方面,为了生产iPhone,苹果公司需要购置所需的配件和机械设备,所以这75%的价值,并不是苹果公司独吞的,还得和供应链上下游的兄弟企业一起发财。另一方面,一台iphone神机的诞生前后,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产活动和价值分配,比如富士康在深圳建起的工厂,比如过街天桥上的贴膜boys,再比如杀马特青年的手机壳。可以说,没有iPhone就没有了这一切鼎沸和喧闹。显然,Jason Dedrick团队这个高大上果粉的研究并没有注意到上述两点。那么问题来了,在iPhone的整个价值链当中,苹果公司赚了多少?富士康工人赚了多少?澳大利亚铁矿石赚了多少?贴膜boys赚了多少?甚至是,富士康工厂镇小巷子里的早点摊赚了多少……如果没有iPhone的出现,这个链条将归于消失。但是,要把这个链条搞清楚,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一项任务。但不幸的是,我们无法真正搞清楚iPhone的实际价值链条。不过可以搞清楚的是,iPhone所在的电子制造业——这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的分布,结果是——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美国企业,分享了该行业收入24%的份额;而中国的份额,也已经由1995年的5%上升到了2008年的24%,一跃成为与美国等大的价值链大赢家。在相同的这一段时期,日韩台地区在该行业中的收入份额优势,已经被蚕食过半。可见,前面提到的苹果公司的暴利,有可能只是一个表象。本文整理自澎湃新闻 《三个学术民工:这个苹果怎么分——全球价值链入门》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