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孚卦九二爻
中孚卦,卦,爻,文字
中孚卦讲依时而动,按规律办事。初九爻讲预测未来,识时务。
九二爻,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鸣鹤在阴——动物嚎春,草木吐新。春天到了。
鸣——鸟兽或昆虫叫。
象在,九二处在震中,点明了这种叫声是春天里的叫声。震为春、为雷、为鸣。春雷响动,万物争鸣,春天到了。
鹤——鸟儿高飞,莺歌燕舞。鹤鸣交感,万物闹春。
鹤字笔画2,就像鸟儿拍翅鸣叫,欢愉求爱。
《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
《相鹤经》:鹤为阳鸟,而游于阴。
说鹤在夜间嘻戏。
《禽经》:鹤以声交而孕。
张华云:雄鸣上风,雌承下风,则孕。
鸣鹤不等于鹤鸣,还包括其它虫鸟的叫声,是一派闹春的景象。春天到了,生发开始了的景象。
鸣鹤描写的是动物们叫春。春季一些动物发情的本能需要和行为,性爱的前导。
再举个大家熟悉的母猫,多在开春发情,在夜间发出如同婴儿哭泣的声音,其鸣叫声恳切而响亮。
在——草木初生,刚刚破土露头。
在字溯源
象在,九二处于“见龙在田”。看见田里刚刚长出新苗——震。九二在震里,震为旉、为蕃鲜、为苍筤竹。
阴——大地。
天为阳,地为阴,地为最大的阴。
在阴——大地上长出了新苗。
耳朵听到动物叫声,眼睛看到草木吐新,啊!春天到了。
其子和之——万物复苏。
其——根基。春天这个阳气,大地这个土壤。
“其”的古字为“亓”,在帛书易经中这个其就写作亓。亓由“丌”衍生而来,“平而有足,可以荐物”。万物可以在上面生发,这就是大地。
子——新生之物。
和——一起,共同,全部。
之——发展。
其子和之,大地上的生物都开始生发。
我有好爵——抓住时机,抓住关键。
效法万物,抓住天时,充分利用土地,促进生产。
我——把握最关键的东西。
这个解读在旅卦九四爻中有详细表述。作第一人称解读,那是很晚的事了。
有——把握(??)内部(冂)阴阳两面(二)。
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好——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载、维持生命的延续。
解释“好”,有人说有一儿一女就是好;有人说子女在妈妈身边那种信认感、安全感为好;有人说质量优为好。
我说有生为好。好=女+子。
字符“女”和“爻”近似,是两物(x,x)一起相交,有生的条件。
“子”,相交的结果。
女+子,交感有生为好。
爵——饮而思源。
就是我们说的饮水思源,强调源头,重视源头,感恩源头。
爵是古人用的一种重要的饮酒器具。主要由足、腹、扳、流、尾、柱几个部分组成,最注目的就是那个“柱”。
这个“柱”是在腹与流的交汇处的乳钉,有大、小、方、圆等造型,它源自青铜文明前期陶制品上的乳头纹。提醒你“腹”中之物像母乳一样尊贵、崇高。乳汁,乃母的产物。母为源头。
每当你举爵开饮享受生活的时候就强示于眼前,提醒你要珍惜、珍惜。
爵字溯源
这个“柱”在文字演变过程中,越加清晰了“源”的思想。
商朝时,“柱”是个向上的箭头,指向天空,是说“腹”中之物来自“天”,是上天的恩泽。那时靠天吃饭,要珍惜天时。
在西周时,表示“柱”的那个箭头就变成了A形,是说“腹”中之物为二物(两点)相交(+)的产物,不光是你个人辛勤劳动的结果,还有天时地利其它因素起了作用。
到秦时,表示“柱”的那个箭头又变成了B形,像物生于地。大地生万物,大地也称作母。
最后,还变成了“爪”,强调用实际行动去抓住“机会”、用实际行动去珍惜源头。天时是源头,春天为一年的源头;地是源头,大地生万物;人为也是源头,促进发展。
我有好爵连用“我”、“有”、“爪”反复强调抓住源头、抓住春天这个生万物的源头。“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吾与尔靡之——与时俱进,推动发展。
吾——御也,捍卫。保持
吾字溯源
与——赐予。传承。
与字溯源
“与”的金文笔画像四方的“手”接力转动中间的“与”。人人出力,依次传承。
与字的金文笔画,四方为“不一样的手”,中间“与”字断开像两个倒扣的勺子,表示旋转,勺子又像北斗。转动的北斗,表示斗转星移,季节更替。
“手表示行为,中间的”与“表示时间变化,整个字表示依时而动。
吾与,行为和时间保持一致,与时俱进,推动发展。
尔——栽桑养蚕。
尔的甲骨文上方有个箭头符号指向天,和“爵”上面的一样,表示是下面的东西来自天。下面像爬满枝条的虫,“天”“虫”就是蚕。
尔字溯源
尔的甲骨文字象反映了先民的养蚕方式是直接养在野外桑树上的。“尔”从“冂”从“小”,冂为野外。小的甲骨文和蚕卵非常相似。
金文的尔,表达了”天生之,地成之“的理念。
小篆的尔,像蚕已张网结茧了。
靡——种麻织布。
非麻,对麻加工。
种植、收割、沤渍、漂白、制纱、制衣。
尔靡,是与时俱进该做的工作,栽桑养蚕,种麻织布,解决人们的穿。”夏备冬,冬备夏早做安排。“和前面的”爵”反映了吃和穿是人的基本需求,是生产的重中之重。
九二爻辞逐字逐句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要抓住时机,与时俱进,促进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