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三公三制”昭显第八届茅奖评选特色
备受关注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8月20日揭晓以来,尽管质疑声声、争议不断,但“三公三制”的评选特色还是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从“三公”来说,“公开性”、“公平性”有目共睹,五轮评委实名投票结果及时在中国作家向社会发布,是茅盾文学奖1982年开评30年来透明度最好的一届。“公正性”主要靠各位茅奖评委的良心,不好量化衡量。从“三制”来说,从往届的20多个评委增加到61名的“大评委制”,可以尽可能地防止个人拉票,评选出名副其实的一流长篇;而“实名投票制”、“投票公示制”既是对入围作家作品的严峻挑选,也是对茅奖评委眼光的检验和监督,让评委们如履薄冰、慎之又慎、反复权衡,毕竟评委投得准不准同样会被圈内圈外所关注。虽然难免有遗珠之憾,比如影响较大的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在第二轮、苏童的《河岸》在第四轮、蒋子龙的《农民帝国》在第五轮实名投票中惜乎败北。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实行“大评委制”,最终61名评委五轮实名投票从180部参评作品胜出的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作品,毫无疑问是四年来中国长篇小说的代表之作。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需要文学行家的首肯,需要读者的广泛认可,更需要时间的沉淀检验。尽管文学评奖从地方性文学奖到全国性文学奖再到世界性的诺贝尔文学奖都存在不少问题,大家都希望各级文学奖能进一步健全完善评奖办法和评奖机制,高举纯粹的文学精神真正权威起来。尽管众口难调,但它毕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关注热点和衡量标杆。我认为,作为国家级文学奖里关注度最高的茅盾文学奖这一次的评选工作做了很大改进,特别是最引人注目的实名投票确保了评选相对公正。《西安》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后第一时间独家推出的“为下届茅奖建言”活动中,读者提出的增设茅奖络文学奖、将大众评审制引入茅奖评选、茅奖公布前应设置公示期等颇具见地的建议,都可作为改进完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工作的重要参考。随着中国作家协会倡导的“三公三制”评选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推广,不管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各级各类文学奖的公正性、公信力和满意度将得到极大提高,文学评奖表彰精品力作的终极精神将进一步得到返璞归真。我们坚信,中国作家协会首倡并实行的“三公三制”必将成为今后中国各级官方和民间文学评奖的参照物和风向标![作者简介]艾自由:云南威信人,毕业于昭通师专中文系。至今在《杂文月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阅读与写作》、《青年作家》、《青年文学家》、《西部散文家》、《当代小说》、《云南》、《边疆文学.文艺评论》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评论100余篇,2010年起在《昭通●五尺道副刊》开辟“艾自由专栏●自由漫笔”。曾获第五六届云南杂文奖、第四届昭通市*府文学奖,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通联:云南省昭通市公园路45号市委大院内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艾自由E-mail:ynztazy@电话:0870—2120728(办公室)
13608709200(手机)邮编:657000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