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农民到蚕业公司的掌舵人,蓝莉芬本着“诚实守信做人,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念,多年来不仅自己成功资产过千万,还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在创业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在诚信经营上作出了表率,相继荣获南宁市和自治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蓝莉芬的家乡金钗镇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年在广东务工多年的蓝莉芬返回家乡,看到家乡父老仍沿袭传统的养蚕方式,她意识到,如不注入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新品种新技术走规模化生产经营之路,桑蚕业就无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她对村里的养蚕户说:“我会和大家想办法,一定把我们的蚕桑业做大做强。”
蓝莉芬从小蚕成活率问题着手,在金钗镇龙塘村建立了一个“小蚕共育”基地,将养好的三龄蚕出售给蚕农,降低了农民养蚕的风险。为了使周边的养殖户接受养蚕新技术,她还多次自费组织蚕农代表到宜州、宾阳参观学习养蚕新模式,并请专家到村屯,手把手指导农户养蚕。
但创业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年天气变化异常,大批桑树死掉,金钗镇养蚕业遭受重创。“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使蚕农损失惨重,我在育苗方面也遭受了很大损失。”蓝莉芬说。
为稳定群众养蚕信心,蓝莉芬毅然做出承诺:凡是继续种桑养蚕的,蚕农损失的部分,由她全权赔付。那一年,蓝莉芬因为这个决定,垫付了近30万元。
为了当初那句承诺,十几年来蓝莉芬不知帮助群众解决了多少个难题,许多蚕农都相信她,坚持跟她走养蚕致富这条路。“无论什么职业,都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看到蚕农能养蚕致富,我也就放心了。”蓝莉芬说。
“在蓝莉芬的带动下,现在全镇种植桑园面积稳定在约1.2万亩。”金钗镇党委书记谭邦杰说,蓝莉芬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金钗镇及周边群众致富。目前,桑蚕业成了金钗镇的支柱产业,金钗镇也成为了马山县最大的桑蚕基地。
年,蓝莉芬成立了马山金宜桑蚕专业合作社,先后投入50多万元建起了人工气候孵化室、自动上蔟等生产设备,并积极与各大桑苗公司联系,成为桑苗公司的一级代理商,将高产优质的桑苗品种推荐给桑农。
年7月份,蓝莉芬又投入千万元注册成立了马山县东龙蚕业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收购蚕农的产品,且每公斤收购价确保高于其他公司,让蚕农吃上了定心丸。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