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人生小满
小满,斗指甲,太阳达*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南方)。另有解释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北方)。
小满三候
一候苦菜秀:苦菜已经枝叶繁茂;
二候靡草死: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因为失水开始慢慢枯死;
三候麦秋至: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于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季节。
小满民俗
1.祭车神——祝福水源涌旺
在相关的传说里,“车身”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此举有祝福水源涌旺的意思。
2.狗沐浴——给狗洗澡,为了祭祀狗神
3.求雨——反映了原始信仰对龙的崇拜
小满期间久旱无雨,人们便要求雨,各地都有求雨之风。古时嘉兴一带求雨,以“龙”为对象,反映了对龙的崇拜。其仪式有请龙、晒龙(把龙王塑像抬出来暴晒)、还龙(举行龙会送其还庙)等。
4.“捻捻转儿”寓意“年年赚”
小满前后人们所吃的一种节令食品之一。因为“捻捻转儿”与“年年赚”谐音,寓意吉祥,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小满前后,田里的麦子完成了吐穗、扬花、授粉等生长环节后,正在灌浆,籽粒日趋饱满。人们便把籽粒壮足、刚刚硬粒还略带柔软的大麦麦穗割回家,搓掉麦壳,用筛子、簸箕等把麦粒分离出来,然后用锅炒熟,将其放入石磨中磨制,石磨的磨齿中便会出来缕缕长约寸许的面条,纷纷掉落在磨盘上。人们将这些面条收起,放人碗中,加入*瓜丝、蒜苗、麻酱汁、蒜末,就做成了清香可口、风味独特的“捻捻转儿”。这种面条可凉吃,也可在面条内先拌入少量开水,再拌入调味料,其味不变。没有大麦的人家,有时也用小麦麦穗制作,但味道没有大麦麦穗做成的好吃。
5.“油茶面”品尝当年新面
小满前后人们所吃的另一种节令食品是“油茶面”。小满过后,农民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够吃到当年的新面。这时,人们会把已经成熟的小麦割回家中,磨成新面,然后把面粉放入锅内。用微火炒成麦*色,然后取出。再在锅中加入香油,用大火烧至油将冒烟时,立即倒入已经炒熟的面粉中,搅拌均匀。最后,将黑芝麻、白芝麻用微火炒出香味;核桃炒熟去皮,剁成细末,连同瓜子仁一起倒入炒面中拌勻即成。食用时用沸水将“油茶面”冲搅成稠糊状。然后放上适量的白糖和糖桂花汁搅匀即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油茶面”中加入盐或其实调味品食用。
6.小满“抢水”——旧时人们重视水利排灌
旧时人们重视水利排灌,民间还有一种农事习俗“抢水”。旧时人们用水车排灌,可谓是农村的一件大事。水车一般于小满时节启动,民谚“小满动三车”中就有一车是水车。在水车启动之前,农户以村落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举行这种仪式时,一般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边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直至河水中空为止。
7.吕祖诞:“神仙生日”
吕祖诞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俗传吕祖吕洞宾生于农历四月十四日,故此日成“吕祖诞”或神仙生日。
8.浣花日:纪念唐代女英雄浣花夫人
浣花日是汉族的传统纪念日,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九日。此俗主要流行于四川成都一带。这日人们成群结队的宴游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据说是为了纪念唐代女英雄浣花夫人而设的。
9.“绕三灵”:一种祈祷丰收的仪式
“绕三灵”是白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一般在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此节日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一种歌舞活动,是一种祈祷丰收的仪式。此节历时三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第一天,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以村社为单位,排成长蛇阵,汇集到苍山五台峰下喜州圣源寺,第二天再到洱海边的村庄河涣城,第三天沿洱海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马久邑。在这三天内,人们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边歌边舞。每支队伍由一男一女盛装歌者领队,两人均手持一置杨柳,上挂葫芦和彩花。一人右手持柳枝,左手执绳拂;一人左手持柳枝,右手甩毛巾,边舞边唱白族调。每到一地,有的手持金钱鼓或霸王鞭,吹起木叶,边歌边舞;有的用唢呐、锣鼓伴奏,边走边唱“吹吹腔”;有的则手搭花肩,唱起民族歌曲。
10.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药王的生日
小满谚语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麦到小满日夜*。
小满三日望麦*。
小满十日满地*。
冷收麦,热进仓。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麦*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当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播时拌种,幼苗喷药,防治技术要配套。
小满诗词
《小满》(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稃便灌浆。[稃fū]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宴过款丝商。
《小满》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缫车》(宋邵定)
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卷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
懒归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小满农事
书籍内容介绍
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大,各地的气候、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品种及其生长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左河水“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脚走款丝商。”之句,则道出了小满时节大江两岸水稻小麦的生产生长状况,包括著名茶叶、蚕丝产区的商贸活动。
小麦产区
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袭击。
水稻产区
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华南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同时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
小满养生
小满之饮食养生
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瓜、*花菜、水芹、荸荠(bíqi)、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小满之药膳养生
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
绿豆芽蛤蜊汤、苦瓜木棉花牛肉汤、荠菜生姜鱼头汤、胡椒粒老鸡猪肚
小满之起居养生
1.午睡勿贪凉,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2.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3.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潮湿。在阴雨或雾天里要少开窗户,避免湿气进入;室外艳阳高照时,要开窗通风;要经常利用空调的抽湿功能,保证室内空气湿度不高于60%。
小满项目
项目设计——
建设一处蚕房,游客可以直观地看到蚕宝宝成长的每个过程,从蚕种、蚁蚕,再到白白胖胖的蚕宝宝,更可以体验如何将蚕宝宝喂饱,如何让蚕宝宝上蔟吐丝,如何取下蚕茧缫丝。
开展蚕宝宝认养活动,让小朋友以文字、图画、摄影等形式来记录整个养蚕过程,同时在蚕房内开展关于蚕宝宝的书画作品展,作品都是小朋友们观察蚕宝宝的蜕变过程后有感而作,每幅作品都融入了小朋友们对蚕宝宝的感情。
创意蚕桑屋活动,游客可以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了解不同的蚕桑屋,并发挥自己的创意,为蚕宝宝建造一个美观、温馨的家。
创意蚕茧画活动,就是在蚕茧上进行绘画,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可爱精美的蚕茧工艺品。
项目设计——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开展雨水收集创意设计,旨在提高人们集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项目设计——
因为蓄水保水也是小满节气的重要农事活动之一,设置适宜亲子,团建等开展的趣味抢水游戏,可提升人们的参与度,体验节气特有的趣味。
项目设计——
《诗经》曰: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其实,旧时农民每年青*不接之时,要靠苦涩野菜充饥。而小满吃苦瓜具有增食欲、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可以说是夏季养生佳品。
在小满节气开展“啃苦瓜”活动,为游客准备新鲜的苦瓜汁和苦瓜片,让游客了解节气文化知识,领悟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的道理。
THE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