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不过天不热”,夏至过后,便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了,每每到了这个时节,总会很自然地想吃酸甜可口而又水分充足的果子。
曹丕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重游旧地,追忆往昔与好友“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的美好时光。李白觉得,将杨梅装在玉盘里,再蘸点如花似雪的吴盐,便是夏天最惬意的事了。苏轼说,岭南虽是蛮荒偏远之地,但“日啖荔枝三百颗”,便不思念繁华的汴京了。老舍说,夏天是很可爱的,因为有那么多甜甜的果子。
不过,你真的了解这些水果吗?其实它们远比吃更有意思,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扒一扒你所不知道的水果。
“天然碧玉团”
西瓜原产于非洲,有四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但在中国种植推广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关于什么时候引入中原却颇有争议。
一般来说,“西瓜”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胡峤所著《陷虏记》一书,他曾在在契丹(今内蒙古)尝鲜吃到了西瓜,大如冬瓜而味甘。不过,当时似乎并没有引入中原,因为从五代到北宋,各类诗文、史籍中并没有关于西瓜的记载。直到南宋之后,始见于各类书籍,有分析认为,当时的女真族强大之后,建立金,先灭辽(契丹),后灭北宋,在这个过程中,西瓜的种子由辽引进金,再引到金所占领的中原地区,最后由“靖康之变”的战俘带到南宋。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西瓜园》中写道:“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元代的方夔有诗《西瓜行》云:“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一共四次写到西瓜,第二十六回薛蟠过生日时,古董行的好友程日兴送来大西瓜;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在屋里招待薛姨妈等人吃西瓜;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六回则是在中秋节吃西瓜,也就是说当时的西瓜要么被当成名贵礼品馈赠,要么在款待客人和过重要节日时才会出现,可见它的种植并不普及。
如今中国早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西瓜产地,当年的“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空调Wi-Fi西瓜”成了夏天的标配,并衍生出一群“吃瓜群众”。
“桑葚累累紫”
桑葚没有萼片,果实里的每一颗小球都由一朵花发育而来,这些小球拥抱在一起便形成了温柔甜美的聚花果。
作为一个丝绸大国,桑树在中国很早就种植了,先秦《诗经》里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斑鸠吃了桑葚甜得迷醉过去,直到坠落满地。
桑葚也多见于唐、宋、元代的古诗词中,陆游大概是写桑葚最多的诗人了,“桑椹熟以紫,水鸟时遗音”;“稻秧正青白鹭下,桑椹烂紫黄鹂鸣”;“郁郁林间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桑间葚紫蚕齐老,水面秧青麦半黄”,充满田园野趣。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一生都在倡导北伐,收复失地,因此屡遭主和派排斥,仕途坎坷,即便如此,他随遇而安,从容不迫,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这一点倒是和苏轼很相似。
真正的英雄原本就是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仍然热爱生活。
“樱桃红烁烁”
这几年车厘子成了舌尖上的新宠,甚至“车厘子自由”成了人们自我鉴定是否混得足够好的新标准,实际上,车厘子是“cherry”的音译,就是樱桃,只是和中国樱桃不是同一个品种。
中国樱桃在西汉《礼记·月令》中始有记载:“是月(仲夏之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樱桃一开始叫含桃,因为个头小,鸟儿可以将它含在嘴里,一颗吞下去,因此得名。由于莺鸟喜欢吃,又得名“莺桃”,最后渐渐演变成“樱桃”。“羞”是进献,入夏后,它要先成为天子进贡祭祀祖先的供品。唐代之后有赏赐文武百官的传统,得到赏赐的官员无不以此为荣,王维就曾写专门写了一首诗《敕赐百官樱桃》来显摆这一荣耀。
古代人吃樱桃是极为讲究的,因为樱桃是热性的,他们会用寒性的甘蔗汁来配,“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还有用类似于酸奶的酥酪来配,“卧酪待朱樱”,想想就是色香味俱全吧!
现在的樱桃的品种多了,供应也充足了,倒少了古人这份慢下来细细品味生活的闲情雅致了。
“朱李沉寒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何彼秾矣,华如桃李”,《诗经》总是喜欢用“夭桃秾李”来形容花季少女。
桃李的命名源于结果实多,桃易植而子繁,十亿为兆,“故字从木、兆”;李树结实累累,“木之多子者”为“李”。由于多果实,后来常以桃李来形容门生之众,如刘禹锡诗“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此时,正是水蜜桃大量上市的时候,李子倒是不常吃了,但古人经常食用。《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期的王戎与李子的两个故事:“王戎识李”和“卖李钻核”,“王戎识李”是说王戎七岁时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看到路边有一棵李子树,果实累累,别人纷纷去采摘,唯有他不去,并且说这些李子肯定是苦的,如果是甜的早就被路人摘光了,大家一尝果然是苦的,他也因此有了神童的光环;“卖李钻核”是说王戎对李子颇有研究,家里种的李子非常好吃,但他非常小气,不但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卖李子,在出售之前,还用铁锥把每一个李核都扎破,这样一来别人就无法获得完整的种子了,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很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因为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又位列三公,所以他的小气为当时的世人所诟病。
王戎除了小气,倒没有其它毛病,他非常孝顺,痛失至亲后,因为哀伤过度而形销骨立;疼爱妻子,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夫人在油灯下数钱。
“密叶著青梅”
《诗经》里还有另外一种水果经常提及,那就是梅子,其中有一首《摽有梅》写出了当时女子一颗恨嫁的心:“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刚开始,梅子虽有落,但枝头还留着七成的果实,亦如她自己,还是青春正盛的年纪,结婚的时间还很多,姑娘只盼望着有个一表人才的男子,选个良辰吉日,上门来提亲。
等到树上梅子落得只剩三成,姑娘的青春也所剩无多,放下等待好日子的要求了,说:“喜欢我的青年们,今天就是好日子,赶快来提亲吧!”
眼看着树上的所有梅子几乎都掉光了,剩下的梅子连一个小筐都装不满了,能够出嫁的日子也即将结束,姑娘心急如焚,丢掉所有的矜持和要求,说:“现在只要有人说要娶我,我就嫁。”
可见,姑娘们恨嫁的心,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青梅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口感酸涩,但这种酸却和酒相得益彰,所以最美味的吃法是泡梅酒,四升的广口瓶,加入克青梅,克冰糖,最后倒入1.5升的烧酒,在漫长的时光旅程里,梅子将逐渐褪去青涩的模样,把自身的芬芳酸甜和颜色一点点融入到酒中,直到透明的液体逐渐变成美丽的琥珀色之后,一坛醇厚芬芳的美酒等待人们的开启。
梅子酒芳香四溢、酸甜可口,做梅子酒却是一个忍耐及等待的过程,有如人生。
萌萌的、甜蜜的、可爱的,盛夏,没有比吃水果更治愈的了。
(荔枝新闻专稿记者/五柳参考资料《成语典故植物图鉴》、《红楼梦植物图鉴》、《世说新语》、纪录片《水果传》、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