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从省农科院获悉,我省“家蚕秋用新品种鄂蚕6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由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罗田县三宝蚕种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该项成果主要包括鄂蚕6号的育种方法、育成的品种鄂蚕6号和研究形成的配套技术。年初,经济作物研究所蚕桑研究室家蚕育种课题组开始进行家蚕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年育成了家蚕新品种鄂蚕6号,与此同时,开展鄂蚕6号配套技术研究,年制订了湖北省地方标准《鄂蚕6号繁育及饲养技术规程》和集成了湖北省农业厅主推技术“蚕茧安全高效生产技术”。4月,来自江苏科技大学、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果茶办公室和湖北省蚕学会等专家们听取了研究工作报告和成果应用情况,审阅鉴定资料,评定该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成果育种方法创新。通过人工设置特殊环境条件,综合运用成对选育法与活蛹缫丝选择技术,并在国内首次采用RT-PCR(一种基因检测技术)进行家蚕辅助选择育种,建立了一种优质强健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选育的鄂蚕6号杂交优势强,繁育系数高,产量高,丝质优,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经作所博士吴凡介绍,鄂蚕6号在黄冈、十堰、宜昌及襄阳蚕桑主产区进行推广应用。至年累计推广应用16.5万张蚕种,推广面积达到17万亩,增产蚕茧.5吨,蚕农增收万元,蚕种企业增收节支.3万元,缫丝企业增收.8万元,工农业增收.1万元。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