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汉方
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明日谷雨。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个时节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所谓“雨水生百谷”。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气候变化特点
谷雨后的气温回升较快,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以上。而且,雨量开始增多,空气中的湿度也随之逐渐加大。
谷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调养谷雨节气气温升高,雨水较多,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这些都影响人体的健康。此阶段,肝阳过盛,人体头、胸部血流上冲,不少人会出现心悸、眩晕等症状。注意平抑肝阳,防风、寒、湿、热、毒的侵袭。调养要育肾柔肝,健脾益气。
功能主治
此节气重点是调养脾脏,因脾主每季节最后18天。原因是:脾主管人体免疫防御和监视功能,同时主管运化水谷精微——生化血液、水湿,主统血,在天人相应上,主管人体适应季节的转化的功能。在每个季节末的18天内,脾脏处于旺盛状态,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使消化功能也处于旺盛的状态中。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使身体能适应下一季节的气候变化。
调养提示
1.多发病调养提示
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根据不同的病症,防风、寒、湿、热、毒的侵袭。
2.常见病调养提示
此节气,由于饮食不当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易使胃受损,是胃病(一般指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病)的易发期。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豆类、动物内脏等食物,以及刺激性调味品。还应忌食过硬、过油腻的食物。在饮食习惯上,应避免吃得过冷、过热、过快及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谷雨饮食调养
此节气正是人体消化功能处于旺盛时期,应适当食用一些补血益气的食物,提高身体防病、抗病能力,为平安度夏打下基础。调养食物有粳米、鳝鱼、豆腐、苜蓿、鸽蛋、枸杞、牛肉、蚕豆、猪肉、芹菜、胡萝卜、蚕豆、土豆、菠菜、山药等。
饮食调养宜忌
风寒湿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饼、西瓜、芹菜、生黄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带等生冷性凉的食物。
热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姜、葱白、白酒等温热助火之品。
推荐食谱
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食疗推荐:谷雨调养膳食。
豆腐丝炒肉末
:肉末克,豆腐丝克,海米20克,青蒜、姜、精盐、味精、麻油、花生油各适量。
:海米、姜洗净切丝,豆腐丝切断,青蒜洗净切段。分别将豆腐丝、海米放入开水内略煮,捞出备用。炒锅上火,加油烧热,放姜丝、肉末翻炒,下青蒜炒出香味,放入海米、豆腐丝同炒加盐、味精、麻油即可。
:补益气血。
:猪肉味甘、咸,性微寒。归脾、胃、肾经。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益气,消肿。豆腐性凉,味甘。归脾、胃、大肠经。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和脾胃,抗癌。
干煸牛肉丝
:牛肉克(以后腿肉为好),芹菜或蒜苗50克,豆瓣酱、辣椒面、胡椒面、姜、酱油、料酒、味精、糖、醋、油各适量。
:将牛肉切丝,芹菜切段,姜切丝。炒锅内放油烧至九成热,放入牛肉丝煸炒至肉丝变色,加豆瓣酱、辣椒面同炒,待出香味,油成红色时,再加姜丝、料酒翻炒,放入芹菜、酱油、味精、糖和少许醋,翻炒均匀后,撒上胡椒面即可。
:补益气血,强筋健骨。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牛肉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水肿等功效。
菊花鳝鱼
:活鳝鱼2条,葱、姜、糖、食盐、番茄酱、酒、白醋、淀粉、麻油、蒜泥、油各适量。
:鳝鱼去内脏,去骨去皮洗净,切长段,用刀顶头斜切成两片(末端不切断),再直切成条状(一头不切断),加黄酒、盐、葱、姜略腌,然后裹上干淀粉,备用。将番茄酱、白糖、白醋、淀粉放入碗中,加适量水调成芡汁。炒锅上火,加油烧至八成热,将鳝鱼抖散入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锅内留少许油,放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调好的芡汁烧沸后淋入麻油,起锅浇在菊花鱼上即可。
: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
:鳝鱼味甘,性温。入肝、脾、肾经。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